首頁

博達要聞

育紅心||追尋紅色印記,弘揚傳統(tǒng)文化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1-11-03 瀏覽次數(shù):

為了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強軍思想,進一步加強軍民團結,持續(xù)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銘記黨的光輝歷史,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追尋紅色記憶,感受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10月28日下午14:30,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文學院學生黨支部和65334部隊董存瑞生前所在連聯(lián)合開展了“追尋紅色印記,弘揚傳統(tǒng)文化”軍民共建主題黨日活動。

首先,師生黨員代表受邀參觀了董存瑞班、戰(zhàn)備物品陳列室等日常生活場所,講解員們首先耐心細致地向大家介紹了部隊里的生活紀律、各種設備的用途與使用規(guī)則;接下來,講解員們從把心交給黨的忠誠信仰、打狼要有真本領的勝戰(zhàn)能力、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氣概、天塌下來也要完成任務的使命擔當、恨敵人恨到骨子里的斗爭精神、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民立場等方面介紹了董存瑞班在戰(zhàn)爭年代的光榮歷史、先鋒人物和在和平年代的連隊組成、工作任務與先進事跡;最后,講解員們向大家介紹了董存瑞班榮譽墻,該榮譽墻展示了董存瑞班從成立以來所獲得的各項榮譽。同學們在參觀軍營的活動中,深切體會到軍人生活紀律的嚴明性,實地感受了軍人的優(yōu)良作風,更深層的領悟了嚴于律己、無私奉獻、精誠團結、勇往直前的軍人精神。

董存瑞連全體官兵集合在英雄廣場的董存瑞雕像面前,師生們也來到英雄廣場,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和共和國建設事業(yè)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懷著對先烈的崇高敬意,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學生處副處長、文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劉麗老師和學生處武裝部部長林曉冬老師帶領黨員代表親手獻上手中的鮮花,師生共同瞻仰了董存瑞雕像,表達對董存瑞烈士深深的敬意與無限的緬懷。

默哀結束后,吳曉曼老師帶領所有學生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回望初心,強化黨員意識。

640.webp (12).jpg

隨后,部隊官兵和師生代表一同前往禮堂,共同舉辦文藝匯演。

文藝匯演由杜榮坡、張晶晶主持。歌曲《經典詠流傳》用歌聲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獨有的魅力;詩朗誦《少年中國說》傳遞了當代少年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希望祖國富強的愛國情懷;舞蹈《怎嘆》可謂是“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裾時云欲生”;歌曲《不忘初心》展現(xiàn)了中華兒女熱忱的初心,始終激昂不滅;健美操《星河共舞》用音符演奏青春的活力,用舞姿展現(xiàn)青春的魅力;演出在大合唱《強國有我》中落下帷幕。整臺演出節(jié)奏緊湊,高潮迭起,豐富多彩的演出節(jié)目,贏得了部隊官兵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通過感受歌舞中的紅色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讓全體在場人員感受到黨史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碰撞所帶來的精神力量,對于文化自信也有所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過此次軍民共建主題黨日活動,文學院師生黨員們深刻感受到軍人敢打敢拼的頑強作風、甘于犧牲的奉獻精神和對黨絕對忠誠的堅定信念。學生黨員季佳龍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唯有發(fā)奮圖強,努力學習,將來投身到祖國的各行各業(yè),不負黨、不負人民的對我們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640.webp (19).jpg

紅色文化是革命先烈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將其保護好是責任,更是使命。只有在保護中追尋,在追尋中傳承,才能夠留住更多的紅色印記,讓紅色精神永放光芒。